总要去趟南通吧,盘点南通十大特产

来源: 千城特选2024-08-03南通特产哪里买、南通十大特产
总要去趟南通吧,千城特选商城为您精选了南通十大特产,包括如皋火腿、西亭脆饼、吕四海蜇、海门山羊肉、南通蓝印花布、如皋黄酒、如东文蛤、白蒲茶干、如东狼山鸡、南通长江河豚等。买特产,你有更好的选择,不妨微信搜索“千城特选”小程序商城看看哦。

总要去趟南通吧,听听濠河的轻吟,逛逛蓝印花布的古镇,尝尝狼山鸡的鲜美,感受江城的温润初夏。当然南通十大特产定然不能错过。


一、如皋火腿
如皋火腿是如皋市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,素有“北腿”之称,与浙江金华火腿、云南宣威火腿齐名,为全国三大名腿之一,素以色、香、味、形“四绝”闻名于世。


二、西亭脆饼
西亭脆饼是南通西亭地区传统名点,历经百年而不衰。经烘烤出炉的脆饼色泽金黄,香甜酥脆,虽不足两公分厚,但是竟有十八层。


三、吕四海蜇
吕四海蜇是启东市特产,也是“海产八珍”之一。吕四海蜇因其味道鲜美、口感清脆、滋阴润肠、清热化痰,在国际上享有盛誉。


四、海门山羊肉
海门山羊肉是江苏海门著名的小吃,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肥嫩鲜美、食而不腻、营养丰富、老少皆宜的特点。


五、南通蓝印花布
南通蓝印花布是南通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,宋代称为药斑布,明代称为浇花布。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、吉祥如意。


六、如皋黄酒
如皋黄酒素有“液体蛋糕”美称,其中富含二十余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。常饮能壮神醒气,有舒筋活血、保脾强身之效。


七、如东文蛤
天下第一鲜又叫炒文蛤、炒月斧,是一道地道的南通名菜。南通文蛤因富含氨基酸与琥珀酸,其味非常鲜美,素有“天下第一鲜”之称。


八、白蒲茶干
白蒲“三香斋”茶干简称白蒲茶干,因色、香、味俱佳,被誉为白蒲一绝,白蒲味美香芳,富有韧性,是江苏如皋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名吃。


九、如东狼山鸡
如东狼山鸡因在南通南部的狼山出口,故得名“狼山鸡”。母鸡用以清炖,汤汁清澈、鲜味浓郁;公鸡用以红烧,肉质细腻、清香可口。


十、南通长江河豚
南通长江河豚学名河鲀,因其味美绝伦,故成为珍品,被誉为“百鱼之王”。每逢烟花三月,水丰鱼肥之时,是品尝河豚的最佳时节。


每一样南通特产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代表着南通美食和文化的精髓。如果你来到南通,一定不要错过尝试它们的机会哦。

7×24h 快讯

从“危房”到“新房” 苏州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危房重建项目发证

前不久,在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的西墩新村,一栋崭新的浅灰色2层小楼前,2名产权人领到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和钥匙。这是苏州首个由产权人自筹资金进行恢复性重建的自主更新项目,对于房主,这意味着,“危房解危”终于画上了句号。西墩新村21幢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,2022年被认定为危房。全体居民达成共识,8户共同出资,实施原地恢复性重建。本周,居民们刚刚拿到了新的不动产权证。(央视新闻)

2小时前

TOP TOY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 打造中国潮玩出海新基建

36氪获悉,2025年3月22日,中国头部潮玩品牌TOP TOY在上海举办“中国潮玩,逐浪全球”战略升级发布会。基于本土市场深耕及东南亚、中东等海外试点成果,品牌宣布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,提出以“渠道网络、超级供应链赋能IP价值、全球用户资产”为核心的三大基建升级计划,并联合多个本土潮玩品牌/IP工作室成立“中国潮玩出海联盟”,目标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,开设超1000家门店,推动中国潮玩从“制造输出”向“文化定义”跃迁。

2小时前

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: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

今天,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,在此次年会上,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,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的局面。 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增强消费能力,在促进经济增长,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,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,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。同时,要扩大服务消费。 韩文秀介绍,这是下一步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。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健康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,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,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产品和场景,让消费者有更多中高端服务可以消费。 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继续优化消费环境。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政策。减少后顾之忧。 此外,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,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,今后还要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水平。(央视新闻)

2小时前

蓝佛安:统筹税收激励、政府采购、投资基金等工具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

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”上表示,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支持,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,完善经费分配和管理审核机制,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统筹运用税收激励、政府采购、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提升改造传统产业。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,将完善各项惠企助企政策,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、更好地创新发展。 (21世纪经济报道)

2小时前

蓝佛安:“投资于物”和“投资于人”相结合扩大投资 更大力度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

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”上表示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,“投资于物”和“投资于人”相结合。今年政府投资规模是比较大的,不同渠道资金统筹安排、各有侧重,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;新增地方专项债4.4万亿元,建立专项债管理新机制,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权;同时,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,撬动更好的市场投资持续增长。 (21世纪经济报道)

2小时前

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