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标取名需要注意哪些?

来源: 外推网2019-11-01商标取名、商标注册、品牌取名
商标作为推广产品和服务最醒目的品牌,促进产品销量和名气有着直接的联系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标名称,能给产品和服务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。但是给高端大气的产品和服务取名时候要小心,有商标注册失败的风险。小标君就来说一说,商标取名时应该注意避免的那些坑!

商标作为推广产品和服务最醒目的品牌,促进产品销量和名气有着直接的联系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标名称,能给产品和服务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。但是给高端大气的产品和服务取名时候要小心,有商标注册失败的风险。小标君就来说一说,商标取名时应该注意避免的那些坑!

1、国家的国徽等相同或近似,以及中央机关名称和标志等是不能注册商标。商标取名为了搭上高大上的名字,企业可能会使用国内外知名的国家名称、地标性建筑名称或者图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,注册商标从而达到提成自己品牌知名度的方法。国外地标性名称等,如果获得该国政府同意的,是可以在国内注册商标。

也有一些国内商标比如“天安门”棉布、“中南海”香烟等商标是已经注册。这类商标大多注册时间久当时商标法没有完善,该商标在当时属于正常注册。

2、和国际组织名称、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相同或者近似名称和标志是不能注册成商标的,除非得到该组织的授权同意。

3、明显带有民族歧视性的名称,不能注册商标。

4、带有欺骗性,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。

5、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。

6、仅仅形容本商品通用名称的,是不能注册成商标。

7、仅通过直接描述商品质量、主要原料、功能、用途、重量、数量及其其他用途的不能注册成商标。

7×24h 快讯

从“危房”到“新房” 苏州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危房重建项目发证

前不久,在江苏苏州张家港市的西墩新村,一栋崭新的浅灰色2层小楼前,2名产权人领到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和钥匙。这是苏州首个由产权人自筹资金进行恢复性重建的自主更新项目,对于房主,这意味着,“危房解危”终于画上了句号。西墩新村21幢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,2022年被认定为危房。全体居民达成共识,8户共同出资,实施原地恢复性重建。本周,居民们刚刚拿到了新的不动产权证。(央视新闻)

51分钟前

TOP TOY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 打造中国潮玩出海新基建

36氪获悉,2025年3月22日,中国头部潮玩品牌TOP TOY在上海举办“中国潮玩,逐浪全球”战略升级发布会。基于本土市场深耕及东南亚、中东等海外试点成果,品牌宣布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,提出以“渠道网络、超级供应链赋能IP价值、全球用户资产”为核心的三大基建升级计划,并联合多个本土潮玩品牌/IP工作室成立“中国潮玩出海联盟”,目标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,开设超1000家门店,推动中国潮玩从“制造输出”向“文化定义”跃迁。

51分钟前

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: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

今天,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,在此次年会上,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,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的局面。 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增强消费能力,在促进经济增长,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,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,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。同时,要扩大服务消费。 韩文秀介绍,这是下一步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。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健康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,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,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产品和场景,让消费者有更多中高端服务可以消费。 韩文秀表示,我国将继续优化消费环境。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政策。减少后顾之忧。 此外,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,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,今后还要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水平。(央视新闻)

51分钟前

蓝佛安:统筹税收激励、政府采购、投资基金等工具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

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”上表示,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支持,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,完善经费分配和管理审核机制,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统筹运用税收激励、政府采购、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提升改造传统产业。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,将完善各项惠企助企政策,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、更好地创新发展。 (21世纪经济报道)

51分钟前

蓝佛安:“投资于物”和“投资于人”相结合扩大投资 更大力度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

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”上表示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,“投资于物”和“投资于人”相结合。今年政府投资规模是比较大的,不同渠道资金统筹安排、各有侧重,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“两重”“两新”;新增地方专项债4.4万亿元,建立专项债管理新机制,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权;同时,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,撬动更好的市场投资持续增长。 (21世纪经济报道)

51分钟前

咨询